通過對我國石化裝備行業現狀分析獲悉,我國石化壓力容器制造已達國際先進水平,在鋼材價格下降、國內市場需求不振的背景下,“走出去”優勢明顯。加上“一帶一路”國家戰略帶來廣闊空間,我國石化裝備“走出去”迎來機遇期。下文是對2015年我國石化裝備行業現狀分析的詳細內容介紹:
2015年我國石化裝備行業現狀分析
與發達國家相比,“大而不強”仍是我國石化裝備行業現狀,據石化裝備行業市場調查分析統計數據顯示,我國國產裝備的國內市場滿足率不足60%,在油氣重大技術裝備領域,這一比率甚至更低。
業內專家指出,推動石油石化裝備國產化,對保障國家能源產業安全、提高國家自主創新能力意義重大。此外,提升石油石化裝備國產化與自主化,還有助于企業降低成本,推進產業轉型升級,有助于拉動整個石油石化技術水平。
中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工業協會理事長周守為表示,要努力造就一批在國際產業分工中處于關鍵環節,具有產品、資本和技術競爭能力的石油裝備骨干企業,加快走向國際市場;加強關鍵共性技術攻關,通過“綠色制造”,大力發展高技術、低能耗、安全環保的石油裝備,提升中國制造業的成色與品質。
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會長李勇武指出,要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,提升石油裝備的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水平,滿足海上石油勘探開發等新興領域的需要。 此外,由于我國石油資源相對匱乏,因此天然氣、頁巖油氣等的開發利用成為改善能源結構的重要舉措。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徐小杰指出,繼續提高我國石油石化裝備自主化水平,是確保我國天然氣行業長期平穩發展的途徑之一。
“一帶一路”戰略的實施也帶來了機遇,中亞、西亞、南亞和俄羅斯等地區是世界石油產業聚集區,油氣資源儲量占世界近80%,裝備需求量大。我國一批有規模的裝備制造企業已在新疆設立了制造基地,并具有EPC工程總承包能力。更多相關石化裝備行業現狀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《中國石化裝備行業發展現狀與十三五規劃研究報告》。
不過,我國具備“走出去”資質的裝備制造企業還相對較少,出口量占企業銷售額的比重還較小,成套設備出口也較少。段瑞君分析,主要是一些企業的業績不夠,或與國外工程公司聯系不緊密。徐才福認為,以前我國出口*有優勢的30毫米薄板設備,價格只相當于國外的60%~70%,但質量不是很好,給國外客戶留下了不好的印象。經過這些年的發展,目前我國很多裝備制造企業的生產能力、制造水平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。一些企業還需要在制造過程控制、技術管理、外觀質量、包裝運輸上進一步提高。
中國化工裝備協會理事長張聲指出,近兩年我國ASME持證廠商數量迅速增加,部分企業產品進入了發達國家市場。不過,有些企業雖然取得了資質,但卻未發揮其作用。企業要加快提高管理和技術水平,盡早參與國際競爭。